佛山:不动仁寿寺或是 对其最大“保护
时间:2013-06-27 21:07:00 来源:元境景观 浏览:3978
仁寿寺的七个改造方案日前推出征询意见,坊间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例如,这些方案均以“唐宋风格为基础”,在历史上便未必站得住脚。古代佛山镇约相当于现时禅城区的祖庙街道,在信史中最早出现于《元史》,仅“佛山渡”三字。
所谓的唐宋开埠,甚或远至晋朝,多为不可考之民间传说。比较唐宋两代及更早时期的岭南地图,现时的佛山还有相当大面积未被冲积而成。唐宋是佛教鼎盛期,中国人又好烧香礼佛,规划者与地产商瞄准此商机不难理解,但能否为此而给清朝建的仁寿寺披上唐宋的外衣?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东莞建个唐代寺院供奉抗清名将袁崇焕,或宋代禅院纪念销烟的林则徐,会是什么感觉?
在“打造5A景区”的构思中,祖庙、梁园及岭南天地等都是明清以降的建筑物(现在的祖庙确为明朝所建),中间冒出一个新建的唐宋风格寺庙将相当突兀。对于游客而言,本来仿古建筑就是“假古董”,在内地到处都有,如果还经不起信史推敲,新意何在?
对于本地居民,仁寿寺的这几个改造方案则不乏扰民之处。一直以来,仁寿寺对于本地居民而言,是个方便简易的宗教场所,尤其是里面设了斋堂和灵位。但纵观七个方案,全部都要动迁现时的灵位,这是对逝者的极不尊重,必然惹争议。另一方面,很多街坊担心仁寿寺扩建后将大量增设灵位,但这里毕竟是闹市居民区,此举是否恰当?更让人不解的是其中几个方案甚至想动迁如意宝塔,完全违背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相信没有老佛山会同意。
当然,老佛山们是否同意从来就影响不大。改革开放之初,佛山老城区仍保存逾百家寺庙遗址,不敢轻易开动推土机的决策者曾被讥讽为保守短视,然而,当旧街巷真的被成片推倒,讥讽者们又会慨叹老城区所剩无几。佛山本是粤剧与功夫之乡,但却总在大拆大建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曾拥有如此多名伶花旦和一代宗师的故居,倘若稍加保护不轻言拆建,收门票都会收到手软。现在的仁寿寺扩建,何尝不是如此———例如为此拆迁的旧街区里便包括了车公巷,单看街名便知佛山车公庙无论价值如何都将永远消逝。过去十年的毁城教训,佛山汲取了吗?
诚如梁国澄及余婉韶在接受南都访问时指出,佛教文化并非佛山文化的主体,若把与本地文化无关的内容硬搬进来,对佛山文化将是一种伤害。笔者和很多老佛山一样,七个方案都不想要,只想问,仁寿寺可以不动吗?(作者系佛山人,英国约克大学社会政策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山大学。)
上一篇:朔城区“四绿”工程为园林城市助力
下一篇: 多雨的长春牌楼工地